继续在家养腰。只能折腾些小东西。本打算这周末叫来这里的朋友到我们的新家聚聚,这下一闪腰,只能延期了。正好先练 练手,做个好久都 没做的驴打滚,也叫豆面糕。
上中学的时候,上学路上刚好经过牛街,要是赶上回民的开斋节,牛街就会被挤得水泄不通,自行车就更骑不动了。其实每次都知道开斋节的日 期,本是可以避开,改骑其他路上学,可我就是不改,因为这样即使迟到也有理由。既然有理由迟到,那就索性晚点儿到,在牛街吃个够再走,哈哈。当然首选驴打 滚,软软糯糯又有嚼劲,中间香甜的红豆馅再配上表皮那层厚厚的炒香的黄豆粉,那滋味没法形容。法餐讲究吃嘴里的每一口都要让你感觉到味道的丰富。我看这小 小的驴打滚就符合这一要求。
可如果在回族的摊上买,不要说“来块儿驴打滚”,他们有忌讳,管 驴打滚叫豆面糕,如果我没有记错的哈。看到网上有人说驴打滚本来是用黄米面做的,可我上哪里找黄米面,用江米面儿代替也不错。我记忆中牛街的豆面糕也是用 江米面儿做的。黄豆粉是一定不能少的。再有就是红豆馅,很多 人喜欢红豆沙,我还是偏爱红豆馅,豆皮的香味在红豆沙里面是找不到的。豆馅不用太甜,如果觉得不够甜,再加勺白糖也不迟,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白糖那种沙沙的 口感。
以前做每样材料 的多少都是凭感觉,所以每次成品的质量都有所不同。虽然是小吃可也马虎不得。我这次是认认真真地做了一次驴打滚,把我用的材料的重量都好好的称了,记下 了。
昨天才和妈妈通过电话,我妈可是驴打滚的大FAN。我妈上来就问我,“你把豆馅炒了 吗?” 我当然是没炒。“少放点儿油加红糖炒才够香,你这样的馅有点儿干。” 老妈真是一针见血。我也正觉得豆馅有点儿干呢。所以下次,等我试着炒了豆馅就再请大家吃。
驴打滚 (豆面糕) 成品大约550克
1. 水磨糯米粉 150克 (我妈管这个叫 江米面)
2. 温水 130克
3. 红豆馅 250克 (我自己做的,买的一般都是红豆沙)
4. 生黄豆粉 5大勺(5T,60毫升)
5. 蒸锅 炒锅
6. 盘子一个(盘底抹一薄层香油)
7. 保鲜膜
8. 擀面棍
9. 熟食案板
做法:
1. 把温水倒入糯米粉里面,如果怕太稀,就剩一点最后加,和成很软的面团,软的像耳垂
2. 把和好的糯米粉团放入抹好香油的盘子里面,用手按一按,让厚度均匀
3. 上锅蒸,水开后15-20分钟即可
4. 与此同时,生黄豆粉倒入炒锅,中小火,不停翻炒,直到味道黄豆粉的香味,味道变成深黄或者淡咖啡色,但不要糊了,我看了下时间,大概炒七八分钟。
5. 把炒好的黄豆粉的2/3均匀的撒到熟食案板上,待用。
6. 把蒸熟的糯米粉团放到铺满黄豆粉的案板上,用一张大小超过案板的保鲜膜盖上
7. 用擀面棍在保鲜膜上擀,开始记下可能不好擀,不要急慢慢就好了,直到把粉团擀成薄厚均匀的大约20cmx30cm的准长方形,去掉保鲜膜
8. 涂满红豆馅
9. 用手卷起,最后把剩下的熟黄豆粉洒在上面即可
10. 吃的时候,切成小块。用面包刀慢慢像锯木头那样切,或者刀沾水切。
TIPS:
如果不立即吃或这吃不完,就用刚才那张保鲜膜包好,要不然 风干了就不好吃了。
炒黄豆粉吃多了会上火。
糯米制品对有些人来说,不好消化,所以要适量。